11月初在蘿瑞娜的部落格看到養蘋果酵母製作鬆餅的文章,裡面有提到用蘋果酵母也可以做蘋果啤酒很好喝,雖然做蘋果啤酒的文章還沒po,但因為需先養蘋果酵母,所以我就先開工養起蘋果酵母了。結果沒想到還沒等到蘋果啤酒的製作方法,我的蘋果酵母就完成了,酵母成長不等人,所以我只好先用蘋果酵母作起麵包了,就這樣誤打誤撞也進入了養天然酵母作麵包的行列中。
原始製作方式請參考: 蘋果天然酵母種之天然酵母鬆餅
第一次養酵母,中間有許多其其怪怪的狀況,或者自己搞錯的地方,總之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完成,雖不完美但也是一種學習,在此完整的記錄下我的不完美過程。
11/5
準備一個比玻璃瓶還高的盆子裝滿過濾水,在將裝了蘋果及糖的瓶子放入水中並鎖上蓋子,此時瓶子裡為真空狀態,然後整瓶送入冰箱冷藏5~7天。這裡就犯了第一個錯,食譜中說要放4~5匙糖的步驟好像不是在此,結果我沒看清楚所以多放了糖,只好將錯就錯繼續下去。
(以下我們簡稱這瓶蘋果酵母製作瓶為A瓶)
11/10~11/18
進入第二階段,從冰箱拿出A瓶子放於室溫陰涼處,每日早晚各開蓋一次接觸空氣。到第四天左右,開蓋時就聽到啵一聲,像開汽水瓶,且開蓋那瞬間也產生一堆汽泡往上冒。而且整瓶聞起來完完全全就像Apple Cider的味道,好想拿起來喝喔,哈哈~
11/18
將A瓶的液體倒200g至另一瓶中,在此我們簡稱B瓶,並於B瓶中放入4~5匙的糖。
(左邊為A瓶、右邊為B瓶)
11/18~11/25
第三階段,食譜中是說B瓶會產生泡泡,到第七天泡泡變很多時就可以開始餵高筋麵粉、糖、水,養酵種了。
但我的實際狀況是,B瓶從11/18開始到現在12/3,完全一模一樣,沒任何泡泡,也沒任何改變,反倒是A瓶繼續產生很多泡泡。
所以山不轉路轉,11/25我決定將A瓶的蘋果撈出來,改用A瓶開始餵高筋麵粉、糖、水,養酵種。
11/25
在A瓶中加入高筋麵粉3大匙、糖1小匙、水2大匙,然後攪拌均勻。
(因文章中沒註明,所以我自行解讀為 大匙=15ml的匙、小匙=5ml的匙)
11/26~11/27
第四階段,每天早晚各餵酵母一次,每次份量為高筋麵粉1.5大匙、糖1/2小匙、水1大匙,然後攪拌均勻。
酵母開始作用產生氣泡及酵種上升浮至水面上方,如下圖(還是呈現水粉分離的狀態)。
這裡我又犯了另一個錯,因為A瓶中我並沒有特別去量裡面酵母液有多重(後來推算應該有135g),11/25第一次放高筋麵粉時放太少,才會導致如下圖中的水粉分離,後來我有補一些高筋麵粉並停止加水兩餐,終於讓酵種不會水粉分離,呈現比美奶滋還稀一些些的狀態。
11/27
因為酵種長高到快滿出瓶子,所以我只好開始撈出來做麵包,第一個麵包因為不確定會不會成功,所以做了最簡單的鮮奶吐司,配方如下: 高筋麵粉300g、酵種100g、糖24g、鹽5.4g、玄米油15g、牛奶100g、水50g。
晚上打好的麵糰,基發了兩個小時,只長高一點點,因為要睡覺了,所以就放入冰箱冷藏繼續低溫發酵。
11/28
早上起床後由冰箱拿出來發現麵糰都沒長大,看來我的酵種還滿怕冷的,所以就在室溫繼續做基礎發酵至正常大小,結果又花了6個小時基發,之後整型完做後發又花了4小時,才送進烤箱烤。
烤吐司時才發現天然酵母做的麵包,後發後的麵糰大小在烤的時後並不會再長大很多(跟速酵做的麵糰比),頂多只在多個10%,真是讓我大驚,還好我有發到吐司模的8.5分滿,不然真的要變矮子吐司了。所以後來用天然酵母做吐司我就儘量將麵糰發到想要的麵包大小才進烤箱烤。
此為沒有水粉分離的酵種狀態
11/30~12/1
第二次做蘋果天然酵母麵包是黑芝麻牛奶口味夾杏仁顆粒,這次因為是下午三點打的麵糰,所以直接在室溫中做基發,發酵至正常大小又花了8小時,接近睡覺時間,所以又丟進冰箱冷藏,至隔天取出整型放室溫做後發4小時後進烤箱烤。
配方同鮮奶吐司,多加了40g黑芝麻粉,另外這次酵種長的比較多,挖了約120g,每次都會保留約1/3瓶子高度的酵種繼續餵食。
(我自行設定的目標酵種重量,300g高粉約用100g~150g酵種)
12/1
因為酵種實在長太快,來不及做麵包,只好挖出來分瓶送朋友餵養。下圖上方為分瓶後個別餵晚餐,下方為隔天早上酵種已經又長一倍以上。
12/3
第三次做蘋果天然酵母麵包是南瓜口味夾蔓越莓乾及杏仁顆粒,配方: 高筋麵粉300g、酵種120g、南瓜泥100g、糖24g、鹽5.4g、玄米油15g、牛奶50g。
以上就是近一個月以來養蘋果天然酵母做麵包的過程,也許還有很多不了解的東西,不過第一次養就能成功做出好吃的麵包,也算是滿幸運的一個有趣體驗過程。
留言列表